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節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節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所謂勘輿學家

風水佬本來就可以亂講無為,因為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靈與不靈要很多年後才可印證,而且十年八載內的變數極多錯了也可藉口多多自圓其說。所以靈驗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Pro,給人一個專業的感覺。

可是坊街不Pro的風水佬多的是,表表者有姓的所謂勘輿學家。麥大師出洋相貽笑大方的表現層出不窮,今年1時就有過在上電視節目把弄羅庚,把基本的專業知識南北方向搞錯,在螢幕前出醜,被揶揄為風水界恥辱,專業形象大損;早前又恬不知恥,90歲大壽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算命,指她一生衣食無憂,大富大貴格局。

可笑的是大師無自知之明,本業已不靈光,卻還要越俎代庖撈過界,講七月十四的神鬼禁忌。雖然同是玄學方術,但勘輿風水跟法科鬼神卻是兩種不同的專業看似有雷同卻是若毫厘,缪以千里。記者如此大師,等如向一純數學家問經濟向產科醫生問腦外科手術,同是問道於盲可憐大師仍煞有介事侃侃而談,真的是自欺欺人。

老夫嘗大師對記者說的幾點內容加以分析:

[燒街衣可分為祭祀遊魂野鬼及祭祖先]
燒街衣祭祖?老夫失覺了鬼節燒街衣是祭祀遊魂野鬼,祭祖可在家在祖先神位或在墳頭,難道祖先流離浪蕩淪落街頭?

[因為傳說遊魂野鬼不能吃熱食,一入口就會化為灰燼。]
一點也不Pro,不負責任的說法。不敢以專家身份認定, 而托詞到[傳說]多少傳說有根據,多少傳說得證實呢?

[應先燒觀音衣予觀音,後燒其他物品予遊魂野鬼]
先燒觀音衣給觀音?收買?這樣的說法,是認定了觀音氣度小,是貪小人吧。

[燒街衣有時會見到人在路邊撒碎銀,不過路邊錢不要隨便拾起,「因為帶有陰氣,攞番屋企唔係咁好」
老夫少時家境窮困,少有閒錢過手,一年一度的燒衣,正是增加本錢的好時節雖然路邊撒的只是碎銀,但每次所拾,足以買汽水小食,幾十年來幸好未見惡運纏身。
[她續指並非人人都需要燒街衣,通常做生意的人要燒街衣布施,讓遊魂野鬼有衣有食,保佑一下財運亨通。
言下之意是並非人人都需要財運享通。除了做生意的有錢人要保佑,窮人莫問?


不說其它了單這幾點可見大師未夠班,不諳語言藝術,又無自知之明,記者訪問她,分明是靠害。早知港人如此易信人,老夫早該行走江湖,以玄學搵食。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中秋?國慶?龍舟比賽

老夫信天命,更信老天待我不薄,能居住於筲箕灣避風塘畔有無敵海景,已是天賜的明證.

這小區環境不錯,治安尚可,要熱鬧有熱鬧,要寧靜有寧靜,要節日有節日,要美食附近就是小蘇豪,不可苛求了.

今早,又有國際龍舟比賽,整早鑼鼓咚咚响,喧嘩聲震天.這對老夫來說,已是平常事,可是對囡囡來說,是新奇的盛事.在家中看了好一會,過不了癮頭,總嚷著要到場參觀,體驗氣氛.

很熱鬧,熙熙攘攘的人群,參觀的,參賽的,打作一團,但亂中有序.

過了癮,享受過氣氛,連翻龍也見過了,囡囡雖意猶未足,老夫卻覺得是時候打道回府,於是告一段落.話雖如此,老夫六十年來現場參觀龍舟比賽不多,一次起兩次止,而這次算是看得最多最全的了.

以前有一揭後語[鬼佬扒龍船],不知還有多少人知道明白箇中意思.

老夫的秃筆表達不比照片強.還是看圖吧.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新春雜談

兔子身手果然敏捷,來去如風,轉瞬間,便又離去了,龍繼之而來.老夫常對人嘆道2011還未寫慣便要改寫2012.

今年老夫的生日很特別,正日是在家族團年那天,無端多了很多人跟老夫做生日.同事送的生日禮物竟有自制XO醬.

那天,同事午間請老夫食飯,慶祝老夫生日,一同事說[這是你最後一次慶祝生日了],大吉利是,幸好老夫百無禁忌,而且知這是無心之失.同事該是想說[最後一次在醫院慶祝],可見說話真的要很小心,不可胡言亂語順口開河,說話是有藝術的,稍不留意好事會變成壞事.

上星期日囡囡春節假的最後一天,帶她到赤柱一遊吃東西,在美利樓吃過下午茶自助餐後路經天后廟,囡囡好奇,於是進內參神觀看.囡囡裝了一注清香,打了鼓敲過鐘後,老夫顧目四盼,觸目之處見一示文,原來今年龍年,屬龍的屬狗的都犯太歲,破財不止還會有災害.那老夫一家一龍二狗豈不當殃?還是那一句,老夫百無禁忌,也不信犯太歲這一套,只是告訴愛妻,一笑置之.老夫已近耳順之年,依這撈雜子的算法,過去犯太歲也該有好幾次了,如今還不是好好的嗎?

中國人慣說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是最好的說明.大多數人都認為[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運],如此類推,而[讀書]對人的影响排第五位.老夫對這的看法與世俗有點不同,老夫覺得這只是說明人的一生,建基於多方的配合.此高彼低,此起彼落,此好彼壞便主宰了人的一生.重要的是命也好運也好以至風水也好,大體上也是在人的掌挦當中,而非要靠求神拜佛攝歲.



昨晚臨睡前,囡囡拿了一張白紙獨自坐在一角默默的畫,老夫也不以為意,囡囡就是愛繪畫,有空她便會在紙上畫她心目中的公主王子長長髮秀漂亮衣服,或寫寫愛爸爸愛媽媽的討好話.是上床的時候了,老夫坐到囡囡身旁,眼前一亮,原來是別有天地.這次囡囡光憑她腦中的印像,把我家大廳的模樣畫了出來.這其實是一幀很複雜的畫,雖然比例有差異,有些事物的位置不同,但大體上她是畫出了輪廓,電視書櫃書檯飯桌杯櫃,以至擺設照片一概俱全.

今早,愛妻教囡囡讀中文,這科老夫幫不上忙,都是用普通話的.基本上囡囡的普通話音標拼音都懂了,一本有音標的兒童讀物,她自己可以獨自讀完.英文她也不差,大致上她也可把為兒童而寫的英文故事看完而且理解,當然,間中請教老夫還是要的;五歲的她已學習做兩位的加減數.現代的孩子是聰明了還可憐了?家長是苦心栽培還是揠苖助長,連老夫也分不清楚.以前,老夫對這種補習培訓方式極反感,但現在用到囡囡上,效果又似乎不差.她猶有餘暇,老夫真的是糊塗了.

無論如何,囡囡還是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所以她自己也很努力的學習.孩子還少,偶然也會有分神躲懶神遊物外不集中的情況,經教訓後,哭過後便又繼續努力,算是可做之才吧.

剛回頭,2012年一月已過去了,今年真是一步一驚心,不是怕犯太歲,而是因為倒數退休的日子.距退休日只有十一個月了.退休即失業,失業即無收入.一家大少的生計,要從詳計議了.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又過聖誕

據報導[教宗講道的時候,指時下聖誕慶祝活動過度商業化,注重消費主義,令人忘記了聖誕節的真義。他說:(今天,聖誕節已經變成一種商業化的慶祝活動,奪目的燈飾掩蓋了上帝的奧秘。上帝教導我們謙卑,過簡約的生活。讓我們祈求天父,看穿這個季節閃閃生光的表面,重新發掘聖子在伯利恆馬槽內出生背後的真正意義,從而找到真正的快樂和真光。)]

可是謙卑簡約的大道是聖人行的;凡夫俗子,要過的就是歡娛享樂的日子.

經濟活動對世人的影响永遠比宗教活動強.老夫覺得,不經商業包裝的宗教節日,宗教活動,在現今世道,只會式微,甚至被淘汰;被大商家看中利用的節日有福了,得以延續,可以發揚光大.

我國的節日可多呢,但有幾個能如此有福被包裝得富麗堂煌?什麼的七姊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清明節,以至年宵春節,那一個節日不是過得如教宗口中的謙卑,簡約,甚至慢慢的被遺忘了,消失於無形.

可是被商業利用的節日,真義多少也會被扭曲.宗教家,大德高人,只有利用商業振興宗教節日之餘,不忘時刻提醒世人宗教節日背後的真正意義.雙贏的局面總是最好的.

無須教宗提醒,老夫這個聖誕就過得十分謙卑,簡約.

過往幾年的聖誕,都會在家搞個聚會,今年這興頭全消了.主要是沒僱女傭.要在家舉行一個二十多人的聚會,莫說聚會時的打點照料,就是事前的準備與事後的整理收拾,真的繁瑣得很,也煩忙得很.缺了一個傭工,凡事要親力親為,光是想想也足使人打退堂鼓.

平安夜,我家的聖誕大餐是在西灣河的太興食的.多克己,
囡囡要的是燒鵝脾飯,用手拿著一大隻鵝脾在啃,那滿足從她面貎表情中看得出.

愛妻要的是鹹魚肉餅飯,她只是想吃霉香鹹魚吧,老夫當然也吃上三兩口,鹹魚確是不錯,但那豬肉餅則不可恭唯了.不知是怎樣醃製的,肉爽而無豬肉香味.

老夫要的是餐肉蛋公仔麵,味濃麵爽,無以尚之.那油菜跟芒果布甸皆是水準下的製作.囡囡吃剩的鵝脾,老夫也嚐了兩口,四字評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太興也實在被吹捧得過份了.

聖誕日到灣仔匯展看大眾書局舉辦的書展.參展的機構不少書太多分類不集中.愛妻自己去找書,行了個多小時,空手而回.老夫帶著囡囡太累了,乾脆到一講座中找椅子坐下休息,囡囡伏在老夫懷中,不旋踵,便睡著了,口水流濕了老夫大衣右邊的整個肩膞上.

晚飯在匯展地下的茶餐廳吃了一頓不理想的.不提也罷.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中秋

一年容易又中秋,老夫對大時大節,早已麻木了,除了多一天假期,也無特別感覺。可是為了囡囡,好歹也要應應節。

放工,買了兩個燈籠,一心以為飯後到海傍公園讓囡囡提燈走一圏便算,那料愛妻竟提議到維園參觀綵燈會。老夫怕人多擠迫,一萬個不願意,可經不起囡囡要求,愛妻的催促,且投票二比一,無可奈何,只好去一趟。

維園人不少,幸而沒老夫預期的多。囡囡未曾見世面,當然是大開眼界,興奮萬分,老夫卻有點兒失望。那來的綵燈?全都現代化了,堆切出來的魚燈,不外如是。傳統的燈籠付諸闕如,萬顆燈光卻沒燭光,難怪環保人士大放厥詞。

草草行了一轉,應了故事償了囡囡的心願,前後不足三十分鐘便打道回府。

為了讓囡囡玩燈籠,提前一站在太古下車,往鰂魚涌公園沿海傍步行回家。一路都是擾擾攘攘的,遊人不少,很熱鬧。天公雖不造美,徇眾要求,月亮也短暫露面。

就這樣便又過了中秋。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端午節

幼稚園的課程少不了會跟貼時節,給稚子們多一點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純說故事也好,當寓言也可,稱職的老師自有一番發揮。

囡囡在學校聽了端午節的來源,意猶未盡,回家後還纏著愛妻老夫講故事。囡囡最愛問[點解],[點解]不絕,最難令她明白的是[屈原投河自盡],點解要自殺?

好一個提問,現代人對屈原的行為,應該不會認同。一死了之,只不過是逃避,對當時的社會,對國家,對人民,以至對君主壓根兒沒幫助。

說什麼人民找不他的屍體,怕屍體被河裡一族吃掉,所以拋粽子到河裡,扒船打鑼打鼓,更是把人民都當作是傻子。

這些怎好向囡囡解釋?不識時務的便要自盡?魚蝦吃粽不食屍體?老夫才不會如此傻,也不認為囡囡如此傻。不知老師們怎解說。

屈原做了一個壞榜樣,讀書少,如果他有老夫的見識,氣死的應該是楚懷王。

遠的不說,早死他約二百年的大思想家孔子就說過不少有關侍君的方法。屈原如果努力點,聰明點,虛心點,他便優哉悠哉,怎會死。

歷來無端自殺的都不是有德之人,想升上殿堂,古有樣辦,做與不做,悉隨專便:[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無須隱瞞,直言相諫,事君之道也;[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面對無道君主,講多無謂。為百姓,為黎民,何不利用仍有的小小權力對著幹。到真的無法挽救,屈原為什麼仍恬不知恥要做京官,[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他應該去官自逍遙,[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留待有用之身,機遇偶來便又是一條好漢。

話轉回來,很多天之前,囡囡己嚷著到沙灘去,愛妻也答應了她。今天是實踐諾言的日子,順便一浸龍舟水,應應節。從我家到沙灘,石澳自然是首選。

石澳人不少,可又不是插針不入,熱鬧得來又不擠迫。都是陪囡囡的吧,玩了一陣子沙,愛妻便跟賓賓安坐太陽傘下。

剛扺達時囡囡仍怕浪怕凍,可玩得瘋了且熱了身,慢慢的便被老夫半哄半騙的,穿著水泡,游出水深處,胡亂踼腿撥手。時間長了,浸得手指頭也開始皺,該走了,可她還想堅持繼續游,不願走。

不走不走還該走,最煩的是沖身更衣,戶外高位花灑不利稚童,更衣室連洗手間穢氣瀰漫,不知何時沙灘裡的公眾設施可更利遊人,英文的所謂 USER FRIENDLY是也。

傳說浸過龍舟水可消災減病,但願老夫一家今年平安大吉矣。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又過了新年

今年無行花市,也沒看煙花.

過年前愛妻大掃除,把她認為不要的東西都扔掉了,當中以囡囡的玩具為主,其它零零碎碎的,也有幾大袋.對老夫影響最大的是棄掉了那半坐半躺的休閒椅;對囡囡而言,則是把她慣用的小木桌及椅子一併丟了.

如是因如是果,囡囡還是要做功課的,結果年三十老子做了一陣子苦力,由康山吉之島搬了一張辦公椅回家,弄至兩臂痠痛.從此兩父女共用一書桌,老夫上網的時間相對受掣肘了.

初一例行公事,下午到荃灣飲茶,晚上到亞姨家吃飯.都是老掉牙的節目了,今年稍有不同的是二妹因化療後身體羸弱無出席.歸程最累,太晚了,囡囡循例睏極而睡著,老夫自己雖是拖著疲憊之軀,從葵興到筲箕灣全程還要抱著她.

年初二整天都留在家中回氣,休養生息.

初三赤口,也無特別節目.中午,愛妻從全盒中拿了一粒拖肥糖給囡囡吃.囡囡把糖放到口裡嘴嚼,不一會,囡囡說〔我都未食過咁好食既糖,我以前個媽咪都無買俾我食〕.囡囡近來間中會說到〔以前個媽咪〕,〔以前個媽咪好窮〕〔以前個媽咪死咗〕〔以前個媽咪XXX〕.愛妻聽了一時感觸淚下,稍後,囡囡又說一句〔我唔應該同媽媽咁講〕,老夫無言.

午後到杏花村的八街超市購物,準備初四家中的聚會.回家後,突然噴嚏大作,跟著便鼻水鼻塞齊來,胡亂狂吃葯,好不了多少.嚴重時竟有窒息感.嚇得躺在床上的老夫連忙坐起,都是心理作祟.

初四,睡得不安寧,天還未亮,早上四時許便醒來.鼻塞已舒緩了,也沒流鼻水,心想這次敏感也真利害.那料剛梳洗後便又故態復萌.

兄弟姐妹春節聚會,此次聚會時間提早了,中午二時開始.最多人時有二十七人之眾.一樣的聚會,無庸多說.特別的是下午老夫開始占寒占凍,時冷時熱.是感冒不是敏感了.差不多整個下午都是一個人躲在睡房中.

四份一出席的都是戴上口罩,可知此次感冒潮流之烈.這樣的情況下,真怕囡囡首當其衝被感染了,

缺席了食團年飯,這次二妹堅持出席,坐輪椅來.除派利是給囡囡時有些反應有點笑容,全程都是神情呆滯不能自主,連上廁也要多人參扶.想信這不單是化療葯的反應.真是見者傷心卻又愛莫能助.這在老夫家的新年聚會,大概會成廣陵散矣.

這是不一樣的家族新年聚會,除了感冒除了二妹,還有開罵.大哥罵女不歸家,五弟罵子自己離開都是小兒科.最大件事是大妹夫罵子.這是歷久積累的鬱結吧.當兒子事業有成卻不顧家,快幾十歲人還呼奴喝婢的要老媽服侍,對老父反言相向反唇相譏,埋怨自己是讀書料子卻無緣出國時,這樣的兒子活該被罵.最後,大妹夫滿腔寃屈,獨自一人離開.

這是不一樣的新年聚會!老夫真的犯太歲?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元旦剪影

元旦日到海港城走走,適逢其會,遇到千獅齊舞的盛況.老夫對看舞獅無興趣,可是囡囡堅持要看,反正是消閒,陪囡囡趁趁熱鬧.

又是一個要打破健力士大全紀錄的活動.獅子是夠千隻.也舞了超過五分鐘,可是在老夫看來,這活動充其量只可稱為千獅會.舞獅嘛,濫竽充數的不少,只是舉起獅頭拉長獅尾一動不的,是什麼的舞獅?

老夫雖未嘗養豬,卻也常吃豬肉,不嘗舞獅,卻懂其皮毛,看後不禁莞爾.

長長的列隊中,各種顏色的獅子也有,看舞獅的也不求甚解.其實傳統舞獅很注重獅子的顏色.

獅子基本上也有劉關張之分,即劉備,關公及張飛.白獅代表劉備,紅獅代表關公,黑獅代表張飛. 武館出獅表演一般都用白獅,舞張飛獅則暗示歡迎接受挑戰,不怕他人踢館!看關德興大戰石堅的黃飛鴻電影中的舞獅,大家便知一二.

一般學舞獅之前先要學打鑼打鼓, 熟習後學舞獅尾,練至出色者才能學舞獅頭.舞獅要表現出獅子的神髓,表現出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表情.獅頭的眼、口、耳都可擺動,配合舞獅者的馬步和跳動,就能展現出獅子栩栩如生一面.

如今新派的舞獅,不再講究這些了.







看罷舞獅,到海港城一遊,愛妻單單買了很多衫給囡囡,她自己啥都沒買,老夫就更不用說.這也種下囡囡回家試衫著涼的禍根.

香港的商家很懂營做氣氛做生意,很懂迎合和利用節日,說什麼深圳五年後趕上香港,信嗎?

午餐又是在〔后甲板〕這裡,以前介紹過,不說了.


本來已是人頭湧湧的旺地,多了自由行的同胞就更是摩擊轂,好不熱鬧.回程在巴士上見到銅鑼灣崇光一帶,就更是黑漆一片,插針不入.

香港會陸沉嗎?

罐頭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除夕,放工回家前到大家樂買燒鴨,一心替晚飯加餸,那料撲了個空,外賣免提.

失望下,竟生買罐頭加餸的念頭.坐言起行,買了一罐茄汁豆,一罐茄汁沙甸魚,興高采烈回家.

囡囡不知罐頭為何物,此次是寓吃於教了.愛妻囡囡比較愛吃豆,沙甸魚當然也不抗拒.老夫邊吃晚飯邊跟愛妻說起舊事.

小時候,老夫間中也有吃罐頭的機會.每知道有罐頭吃時,大家都是眉飛色舞,飯也會多吃一點.最常吃罐頭的時節是括颱風的時候.每當打風街巿休業時,罐頭便發揮其功用,好運時更不止開一罐.

林林總總的罐頭中,最多吃的該是午餐肉和茄汁豆,其後五香肉丁,炸菜肉絲,回鍋肉,豆豉鯪魚陸續出場,較少吃的是梅菜扣肉和茄汁沙甸魚.


午餐肉比較吃得均真,開罐後切開一塊塊,數人頭大概每人多少,心中有數.

早餐經典中的〔餐蛋公仔麵〕,便是午餐肉,蛋和方便麵的絕配.可這卻不是老夫小時的食譜.


茄汁豆送飯最好,濕濕甜甜的,一湯匙己可送一碗飯.


五香肉丁是小罐裝,份量少,每人吃不多,可香味加上微辣,想起便垂涎三尺.


炸菜肉絲也是小罐裝,特別處是有機關,要兩面開,炸菜與肉絲分開儲藏.第一次買時不知其妙處,獨見炸菜不見肉,還以為被騙呢.


回鍋肉老夫比較不大愛吃,說不出所以言.


豆豉鯪魚和梅菜扣肉都是惹味的,乾巴巴的鯪魚加上豆豉咸香無比.梅菜甜扣肉香,平時望見肥肉會打冷震的老夫卻樂此不疲.

現在更有豆豉鯪魚炒油麥菜這菜式上大檯.


茄汁沙甸魚必要吃地門的,國產的不成.那時老夫見識少,把地門茄汁沙甸魚當成是罐頭中的名牌.

大除夕重拾舊夢,開了兩罐頭,實話實說,這之前不知有多少年沒彈此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