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西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西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西安遊 (總結)

第五天早上十時五十五分機返港,行程結束。五天西安遊只是虛數,扣除來回兩天,實則只得三天遊覽參觀。全程節目單調,不是遊遺址公園便是遊博物館,幸好還有半天登華山作點綴。話雖如此,老夫一家志在看兵馬俑和上華山,此行目的已達。

西安的天氣不差,只是有點冷,日間氣溫在攝氏零下一二度至幾度之間,沒雨也沒雪,濕度也比較低,幾天下來,老夫腳跟的老皮快龜裂了,如多逗留幾天,肯定會爆開。

最差的還是空氣,國內的霧霾臭名遠播,西安不能逃避這噩夢,情況雖然不如北京般嚴重,但也是含煙籠霧。事出有因,單看幾個煙囪的排煙量可知一二。

到西安前最擔心的是治安及食物,親歷其境後便放下心來。

此行少到當地其它區域,城裡城外都是坐在旅遊車中途經過而矣。在遊客區治安不見得壞,就是在回民街也沒有那治安差的感受,可能是被那熱鬧氣氛瞞騙了眼睛吧。

食物不太油也不算辣,雖不特別合口味,已算不差,囡囡嘴刁也能吃飽肚。老夫覺得旅行團食的都不是地道的本土菜色,己經改良迎合港人。偶有本土菜餚供品嚐便惹來嘩嘩連聲,一炒涼粉,味似燒膠;一湯粉條,味如洗衣粉,都差不多原封不動放在一旁,事前嚷著要試本土菜的都噤若寒蟬封了嘴。

 
旅行社強調介紹的餃子宴及八大碗都不過爾爾。不同形狀不同饀料的餃子,看就多姿多采,味道卻大同小異。八大碗跟其它午餐晚饍的十多道菜餚也無大分別。


走馬看花,管窺蠡測,老夫一家之言終乏大觀,只可參考不能作準,立此聲明免作口實。







早上。酒店窗外

西安遊 (陝西歷史博物館,漢城湖,漢陽陵)

行程第四天仍是參觀博物館,探訪陵墓;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自費探漢陽陵。附送坐船遊漢城湖。

陝西歷史博物館佔地不少,擺設的,介紹的是多朝的文物。一而再的參觀博物館,老夫己有些不耐煩,可是囡囡卻依然興致勃勃,很活躍,拿著照相機拍過不停。




遊漢城湖前,還有綑綁的節目,參觀大風閣藝術館。不知所謂的展出,所有擺設展覽,老夫懷疑有多少是真品。壓軸在張騫出西域及絲綢之路,可是模型粗糙不依比例,講解的也不知有多少正確,是否錯漏,老夫覺無聊,索性離隊小息。



坐船遊漢城湖給人的印象是在湊數,由於旅遊節目不夠多樣化,中旅社便濫竽充數。所謂湖,只是一條大水溝,兩岸缺少風景;所謂的仿古畫舫船毫無古色,就是一條簡陋的船,船速慢,航程短,絕無驚喜。這樣的節目,讓那些久住內陸未乘過船的遊客還可。


 自費參觀漢陽陵,倒是新鮮的經驗,兩層的展覽廳實實在在的就是在陵墓之下,上層腳踏玻璃地板往下看,下層隔著玻璃,展覽坑就在身旁。這裡佔地不算廣,但光線幽黯,有點陰森恐怖,如果老夫單獨一人在此,必會毛髮悚然。



離開前又被迫看了一齣介紹漢朝歷史的小電影。真的很小,銀幕小,房間小,座位也少。




晚上入住機場富豪酒店。

西安遊 (大明國家遺址公園,大明宮遺址博物館,小雁塔,大雁塔,高街大宅,回民街)

西安古稱長安是周,秦,漢,隋,唐等朝代建都的地方,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悠遠,古物遺跡自然也特別多。這次旅程所到過的遺址公園,博物館也不少;看的都是歷史建築,破鼎爛碗,陶俑泥馬和其它的陪葬物之類,多得使老夫的記憶也混淆了,加上老夫的歷史知識又特別貧乏,於是乎是啥朝代,是何歷史,有何出處都不求甚解不了了之。

行程第三天便到過大明國家遺址公園,大明宮遺址博物館,西安博物館,擱下不寫了,反正有的是照片。

在大明國家遺址公園看了一場3D電影,很差的3D,電影對焦有問題,很多時都是濛濛的,給人不好的印象。



也到過小雁塔,大雁塔。大雁塔是位於大慈恩寺內,為保存唐玄奘從天竺取來請的經典;小雁塔形似大雁塔,但體積較小,與大雁塔遙為相對。相傳小雁塔有三離三合的歷史,經六次地震,第一,三,五次把塔由頂至腳震裂尺許,第二, 四六次地震又把裂縫合攏。(塔頂裂縫仍清晰可見) 小雁塔附近有一大鐵鐘,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敲鐘要付錢,囡囡敲了十下祈福,當中也生了小插曲,令愛妻不開心,不提罷了。



晚飯前到高家大院,看皮影戲及行回民街。


高家大院據老夫看是一三進大院,也可讓囡囡開眼界,看看古人的大宅建構擺設。

皮影戲對現代人來說,真的是既簡陋又沉悶,加上又聽不懂地道的西安話對白,幸好戲目是家傳戶曉的三打白骨精,更好的只是很短的一齣劇。化十多二十分鐘時間,好歹也能讓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囡囡見識古時的悶劇。



回民街跟台灣的六合夜市一樣,都是以食為主,特色是回民的小食:羊肉串燒,羊蹄,泡饃,燒魷魚,糖果,合核等等;最多見的果汁是生榨石榴汁,因是連皮整個榨汁,香甜的石榴汁中滲入微苦,美中不足。雖說是異族口味,但不妨一試。這條街兩旁的商店有不少乾貨如紅棗核桃等出售,害得愛妻入貨之餘,要多買一行李箱應急。



這是什麼面? 懂讀嗎?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西安遊 (華山西峰。西嶽廟。兵馬俑博物館)

這次到西安的目的,主要是參觀號稱世界第八奇蹟的兵馬俑,見證歷史;也要到華山去親歷挺秀群峰,吐納山川靈氣。這重頭戲在行程的第二天便全演出了。

從華山客棧坐旅遊車到山下轉進山車上山,再乘登山纜車沿索道上北峰;由北峰車站拾級而上,一鼓作氣,十多分鐘便到北峰頂。無須攀援而登,隨意箕踞而比起古人舒服多矣。

華山是一大塊的花崗岩,一脈連一脈,一峰又一峰,石多植物少,所以光暗分明,輪廓突出,對比強烈,看上去險峻雄拔,予人視覺上無比的享受。時逢淡季,遊人較少,就更添一分寧謐,減一分喧嘩。

一切本來美好,徧上到北峰頂便顯得庸俗;金庸的題字立碑[華山論劍]庸俗了北峰的靈秀。更甚的是有人在租劍拍照,大做遊客生意;有賣自有買,鄙俚之徒自然也趨之若鶩,彷彿[碑前劍一揮,俠客實名歸],可笑的是大多連劍也拿不準。仙氣已渺,俗氣大成,老夫俗人也,好隨俗,命令囡囡倚碑而拍到此一遊照。



華山下來,先用午膳,順道到西嶽廟參觀。據說古廟始建於漢朝,完善於明朝,是道教聖地,老夫無心考究,東溜溜,西走走,看不出所以然。

到兵馬俑去才是老夫的心頭好,參觀了一,二,三號坑。聞名不如目睹,一坑又一坑,數不盡的秦俑,破破爛爛的有之,東歪西倒的有之,修補好的當然也不少,不敢挖掘還未出土的想必更不計其數。單看陵墓,便可想像到大秦盛世,可也推斷到秦皇的不仁。

真的是淡季,遊人比老夫預期的少,疏疏落落的,可以仔細的參觀。

無論是建陵或掘墓,工程都是浩鉅的。老夫雖能完心願,可面對這樣宏大的事物,歷史的遺傳,出乎意料之外,竟毫不激動,無震撼之情。英雄慣見亦常人,可能是因為早從電視電影等多媒體報導中看多了,再不把兵馬俑當作一回事。




晚飯後看自費的仿唐歌舞表演。雖云自費的不強迫參加,但大伙兒都去了,不參加會被留在旅遊車上個多小時,怎生是好?


七十分鐘的表演,千篇一律的舞姿,翻水袖,舞絲帶,轉腰扭體,走台步,跳得很少,真的悶死人。不知場內的外國遊客可會看得眉飛色舞?








西安遊 (前言)

自囡囡上學後,非過年或聖誕不可能出外旅遊。今年計劃回國,帶囡囡去看兵馬俑,順道上華山。回國旅行參加鴨仔團,首選自然是中國旅行社,26/12/15 出發, 30/12/15 回港,前後算是五天吧。

十二月天氣反覆,囡囡已咳嗽多天,老夫求神拜佛祈望她的小毛病別轉重。老天爺卻最愛開玩笑,出發前一日,即 25/12/15 那天,囡囡竟開始發燒,老夫心中一沉,西安天寒地凍,如囡囡的高燒不退,該壯士斷臂不惜取消行程,如此一來,萬多元的旅行團費便會泡湯。

不知是否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老天爺真的志在開玩笑或是囡囡渴望外遊,意志戰勝病魔,一夜休息後,她雖然還有些咳嗽,但體溫降了,行程得以照舊。上午十時十五分在家出發,下午二時三十五分起飛,卻要十一時三十五分在機場集合;航班稍為延誤,兩個多小時的航程,出西安咸陽機場已是下午六時三十分;從機場到華山區又是兩個多小時,住華山客棧。晚饍後上得房間,已是晚上十時。

華山腳下,荒郊野外的客棧,不能予人安心,行前也曾網上勘查,印象不大好。抵達後,環顧四周中規中矩,房間几明窗淨,又不算太差。最不好的是有免費 WiFi之名,卻無上網之實,以老夫的功力,調弄了半句鐘還是徒勞無功。算了,反正只是渡宿一宵,小心門戶才是當務之急。

經十二小時折騰,舟車勞動,愛妻囡囡倒頭已能呼呼入睡。景點也沒到一處,已算是行程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