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山客棧坐旅遊車到山下轉進山車上山,再乘登山纜車沿索道上北峰;由北峰車站拾級而上,一鼓作氣,十多分鐘便到北峰頂。無須攀援而登,隨意箕踞而遨,比起古人舒服多矣。
華山是一大塊的花崗岩,一脈連一脈,一峰又一峰,石多植物少,所以光暗分明,輪廓突出,對比強烈,看上去險峻雄拔,予人視覺上無比的享受。時逢淡季,遊人較少,就更添一分寧謐,減一分喧嘩。
一切本來美好,徧上到北峰頂便顯得庸俗;金庸的題字立碑[華山論劍]庸俗了北峰的靈秀。更甚的是有人在租劍拍照,大做遊客生意;有賣自有買,鄙俚之徒自然也趨之若鶩,彷彿[碑前劍一揮,俠客實名歸],可笑的是大多連劍也拿不準。仙氣已渺,俗氣大成,老夫俗人也,好隨俗,命令囡囡倚碑而拍到此一遊照。
華山下來,先用午膳,順道到西嶽廟參觀。據說古廟始建於漢朝,完善於明朝,是道教聖地,老夫無心考究,東溜溜,西走走,看不出所以然。
到兵馬俑去才是老夫的心頭好,參觀了一,二,三號坑。聞名不如目睹,一坑又一坑,數不盡的秦俑,破破爛爛的有之,東歪西倒的有之,修補好的當然也不少,不敢挖掘還未出土的想必更不計其數。單看陵墓,便可想像到大秦盛世,可也推斷到秦皇的不仁。
真的是淡季,遊人比老夫預期的少,疏疏落落的,可以仔細的參觀。
無論是建陵或掘墓,工程都是浩鉅的。老夫雖能完心願,可面對這樣宏大的事物,歷史的遺傳,出乎意料之外,竟毫不激動,無震撼之情。英雄慣見亦常人,可能是因為早從電視電影等多媒體報導中看多了,再不把兵馬俑當作一回事。
晚飯後看自費的仿唐歌舞表演。雖云自費的不強迫參加,但大伙兒都去了,不參加會被留在旅遊車上個多小時,怎生是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