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俄烏戰爭

世人皆說的孫子兵法, 沒有從道德, 普世價值等層面論戰爭, 卻開宗名義說戰爭便是詭計多端. 書中有云: [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子兵法最後一章用間篇更大談間諜之道, [ 故用間有五: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 俄烏一戰, 外人又怎清楚箇中原委?

所以光從戰爭看, 說什麼無道義, 出賣, 叛逆等都是沒意義. 要看的就是如何取勝. 況且所謂無道義, 出賣, 叛逆, 可能就是設計的詭道.

看特朗普一時烏是侵略者, 一時俄侵略烏; 看澤連斯基一時簽稀土鑛物協議, 一時又不想簽, 三心兩意朝令夕改. 外人也不是他們肚裡的蛔蟲, 那會知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葯.

老夫覺得大部份關於俄烏戰爭的評論, 無論是挺俄, 挺特朗普, 支持烏克蘭的, 沒有多少個能掌握俄烏的恩怨情仇, 沒全盤訊息, 不化點心思詳看美烏未簽的稀土礦產協議, 也不知讓烏克蘭放棄核武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的完整內容, 都是基於瞎子摸象的本領, 信口雌黃.

五十步笑百步吧, 政治瞬息萬變, 誰好誰壞誰對誰錯, 一切還有待時間證明.

其實曠日持久的戰爭, 對攻守雙方都不是好事. 要攻方停止, 撤軍, 只有兩個條件, 一是守方把攻方打敗, 一是守方退讓, 攻方得些甜頭. 談判停火, 就該基於這兩點, 什麼不義之師, 罔顧人命傷亡, 無道德等, 在談判中毫無價值, 也無說服力.

中國的古話很有智慧, 也很狡猾, 非常矛盾, 既有寧死不屈, 也有留得青山在那怕沒柴燒; 有頭可斷志不移, 也有退一步海濶天空, 當然更有一寸不能少及慷慨贈俄爹, 看你執著那一句吧.


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 : 直接開啟文件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寫公告竅門

數十年前, 在公務員訓練中心(CSTC)也曾上過幾天課.經時間洗禮,所學的差不多都忘了,但有一項是永記於心終生受用,就是寫公告,包括通知(Notice)和備忘錄(Memo)的首要法則.

這法則也不複雜難明,就是在公告的標題和首段便要說明發這公告的目的,如有的話,更要把日期,時間,地點列明.

相關的詳細資料,如原因,過程,分工,結果等等,則分段一一解釋說明.`

最後,在公文發出前還要用5(what,where,when,why,who)和H(how)去檢視內容有否遺漏。

退休十多年了,也不用發公文,本已把這法則拋諸腦後,但前天看到侄兒發的一條 Whatsapp 短訊,洋洋洒洒的一大篇文章,看得老夫也彷彷彿彿.不禁又想起往事.

看過後Whatsapp 短訊, 愚笨的老夫只好回問 "咁即係點?" "自己買飛?" 以確定老夫的認知.

事緣去年十一月, 侄兒出了段短文, 叫大家購票觀看他的作品分享會, 早鳥價 $40 , 他會安排好位置, 當時認購擁躍, 有親戚開口便是買十張.  如今基於安排問題, 要求大家自己親自到城市售票網購買.

侄兒如懂寫備忘的竅門, 老夫估計他寫這段文字便會更簡潔易明. 

其實除此外, 當中還有其他問題不了了之, 老夫不想多談免傷感情, 知者自知矣.


2/2025 





















11/2024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愛別離

 整天都是茫茫然若有所失的。這感覺不陌生,去年八月囡囡到台灣讀大學,機場送別後就是這樣。

大學一年級上學期完結,囡囡回港換成人身分證,過農曆新年,個多月了,下學期快開始,今天又是機場送別的日子。

囡囡已十八歲,除學習外,也該有自己的愛好,有獨立生活。一個人在台灣,是好的鍛鍊。她說暑假會留在台灣,不回香港,老夫舉腳同意。

有些黯然,卻為她高興,畢竟在家中久了,難免跟她媽媽有衝突,昨天她媽媽又因些老夫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大發雷霆。兩代人的心態,對文化的認知,對事物的看法,對世情的了解都有不同,有理無理下,吃虧的還是囡囡;老夫夾在中間秀才遇著兵,幫不了多大的忙,除了難受,還有難過。

家中又只是愛妻與老夫二人,幸好還有兩隻小狗,每天要為狗操勞,生活不至於太單調。人是適應的動物,退休這重大的改變也能適應,囡囡遠赴重洋求學,愛別離雖苦,但假以時日,當然也會習慣。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美國加州大火

 一場大火, 把加州毀了, 很多所謂KOL一言片語, 一知半解的便
以為可以把前因後果說清, 老夫讀書少, 不想被人愚弄, 只好求教人工智能.

這是X GROG 的答案:-

誘發因素:
氣候: 乾燥條件:加州經常經歷旱季,植被變得高度易燃。 乾旱:長期乾旱會降低植被和土壤的水分含量,增加火災風險。 熱浪:高溫會使情況惡化,使火災更容易發生和蔓延。

地形: 丘陵或山區:由於上升的煙霧和熱量對燃料進行預熱,火勢可以更快地向山上蔓延。 峽谷和山谷:這些地方會聚集風,加速火勢蔓延。

植被: 可燃量:植被的數量和種類可以決定火災的嚴重程度。茂密的森林、灌木叢和草原對火災行為的影響各不相同。 死亡或生病的樹木:這些可以作為燃料,特別是在甲蟲侵擾或橡樹突然死亡等疾病之後。

原因:
人類活動: 縱火:故意縱火是重要原因。 意外點火:這包括未正確撲滅的篝火、香煙、電線(有時是由於大風或 PG&E 設備的維護問題)以及機械或車輛產生的火花。
城市擴張:隨著開發侵占荒地,建築物和易燃植被之間的介面增加,導致更多的人為火災。

自然原因: 閃電:一種常見的自然點火源,尤其是在偏遠地區。 天氣現象:例如,聖安娜風可以提供氧氣並將火焰推向整個景觀,從而將小火變成大火。

其他考慮因素: 滅火歷史:數十年的積極滅火導致某些地區燃料非自然堆積,一旦發生,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火災。
氣候變遷: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氣候變遷正在導致火災季節延長、極端天氣事件增加以及加劇火災行為的條件。 政策和管理:土地管理實踐,包括控制燃燒、間伐和森林管理,可以影響火災風險,但在有效性和實施方面經常存在爭議。

政治意識形態(特別是與左派或民主黨有關的政治意識形態)與加州野火的發生或嚴重程度之間的聯繫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以下是通常從不同角度來闡述這個問題的方式:
建議參與的論點:
水資源管理政策:一些批評者認為,民主黨的政策,特別是那些旨在環境保護的政策,由於優先考慮瀕危物種的需求而不是人類的使用而導致了水資源短缺。這種說法主要是由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推動的,他聲稱水應該從環境用途轉向消防工作,儘管專家對此提出質疑,稱這些政策與滅火能力之間沒有直接聯繫。

森林管理:有人認為,寬鬆的環境政策限制了伐木並控制了燃燒,導致易燃物的累積。右翼人士經常強調這一點,他們主張採取更積極的森林管理做法。然而,這種觀點存在爭議,一些專家認為,雖然森林管理至關重要,但它只是包括氣候變遷和自然天氣模式在內的更大難題的一部分。

預算與資源分配:一些地方政治領袖因削減預算或從消防資源重新分配資金而受到批評。例如,有人聲稱洛杉磯市長凱倫·巴斯削減了消防部門預算,儘管這些說法經常因其對野火期間消防能力的直接影響而受到爭議。

反駁:
氣候變遷:許多環保人士和科學家認為,野火嚴重程度加劇的根本原因是氣候變化,氣候變遷導致氣候變得更熱、更乾燥。民主黨人通常主張採取更強有力的氣候行動,認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僅靠森林管理並不能顯著降低野火風險。

複雜的因果關係:野火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天氣模式、自然火源和人類行為。將問題簡化為政治意識形態可能忽略火災生態的複雜性和更廣泛的環境條件。

消防資源:在民主黨的領導下,加州在消防技術和戰略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其中數十億美元用於森林管理和緊急應變。這些投資的有效性值得商榷,但它們顯示了對火災威脅的積極反應,而不是疏忽。

黨派錯誤訊息:人們承認,政治言論可能會導致錯誤訊息或為了政治利益而過於簡化,特別是在野火等危機期間。關於特定政策直接導致或加劇火災的說法往往會受到事實依據的審查。

公眾與政治情緒: 社群媒體和政治言論: X 和其他平台上的貼文往往反映了一種情緒,即民主黨因管理不善或意識形態優先而被指責為野火的罪魁禍首。然而,這些觀點並不總是得到全面數據或科學共識的支持。

總而言之,雖然有人對民主治理下的政策提出批評,但情況是多方面的。政治決策對野火的直接影響涉及環境政策、資金決策以及這些決策與自然條件的相互作用。政治辯論經常強調一個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但完整的理解需要考慮廣泛的影響,包括氣候變遷、自然現象和超越政治界限的人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