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兩岸服貿 (二) 

抗議政府服貿政策的台灣學生運動已發展至佔領行政會,警方武力清場的階段.

據說行政會藏有國家機密,佔據行政會是失策之舉,政府必會強硬對待.老夫關注的是目的,要看服貿對台灣的影响,不討論這些手段事非得失.

好像辯論賽般,對服貿的看法有正也有反,老夫一以貫之,愛看反面意見.今晨看到另一文章,值得分享.也加強老夫站在雞蛋一方的決心.

老夫想不到馬英九政權竟昏瞶顢頇如此.




信報.練乙錚

台灣學生「佔立」,運動以「太陽花」(即向日葵)命名,因為導火線是執政的國民黨欲借擁有議會大多數議席的優勢,強行閃電通過兩岸服貿法,違反先前與各黨訂 定的「逐條審議」共識。學生反對這般黑箱作業,遂取「太陽」之名,引進光明之義。港人觀此事件,馬上聯想此間醞釀多時的「佔中」運動;短短數天,媒體上的 對比分析,已經相當廣泛深入,其中《post852》的三篇系列分析,更十分全面。因此,筆者想談事件的另外一個值得留意之處。

學生的佔領行為,不少人稱之為「反服貿」,有一些更乾脆說是「反自由貿易」。不確。

自 由貿易是台灣經濟發達之本,少有台灣人不明白。馬英九以「拼經濟」為口號推他的政策,上台以來,和紐西蘭、新加坡兩個小國簽了自貿協定(FTA)。民眾包 括綠營的,對此主要不是反對,而是嫌付出太多、得回太少──兩個和中華台北簽了FTA的夥伴國家的人口,加起來還不到台灣的一半。馬說跟大陸的關係搞得 好,大陸不加阻撓,台灣就可以和很多其他國家簽FTA,但民眾說,ECFA簽了,大陸依然要卡住台灣與歐盟的FTA商討進程;好處未多見,大陸對台的影響 力已愈來愈大,連某大報都幾乎讓親共台商買起,現在又來「服貿」。這些不滿聲音都出自民眾的直觀;理論分析又如何呢?
放在台海雙邊關係看,兩個主要的國際貿易理論都有問題:一是主流經濟理論,認為自由貿易必是互利的;一是左翼理論,相信先進國與落後國搞自貿的話,先進國必然更着數,落後國得不償失。

傳 統主流觀點通常只算經濟利益,宏觀政治風險完全不提。大陸和台灣的社會制度不同,前者吞台之心更然不死,自貿到底是否互利,對台灣而言,必須另外算計,不 能單憑課本上的李嘉圖理論便作結論。算計過之後,就算台灣人決定不和大陸搞自貿,轉而多與其他國家發展貿易,也是完全理性的。(李嘉圖絕不會認為在敵對國 大量飛彈威嚇下搞「自貿」也是互利的。)

至於上述左翼觀點,其實暗含政治,不過近年卻遇到嚴重的事實挑戰:先進國與落後國搞自貿,很可能是落後國勝!
例子之一是,美國與南韓2012年簽了FTA,當時奧巴馬說會引致美國對南韓出口激增;但兩年下來,是南韓對美出口大大增加了,美國對南韓的出口卻下跌,結果美國對南韓的貿赤升了大約一半。何解?

國 家之間簽了貿易協定,兩國政府貿易官員和業界的運作才真正開始。此時,哪一方的體制較先進、市場和政府行政效率較高,對方的貨品就容易進場,通行無阻。相 反,體制落後的那方,市場可能因為官商勾結、規管不善等原因,充斥着反競爭因素;政府方面則行政低效、官僚主義嚴重、法規不完備;此外,還有資訊、交通等 基建落後,勞工質素低,勞務市場;等等。美國的市場透明、易進;南韓不少市場比日本的還封閉。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已經可以解釋一大部分南韓得益大於美國這 個現象。猛虎不敵地頭蟲,先進遇着落後,行不得也哥哥!

海峽兩岸的經濟體制,無疑還是台灣優勝得多。《國際經濟論壇》 2013/14年度的競爭力排名,台灣排12,比加拿大還要高;得到的正面評語包括「研發創新能力強(排第8);市場效率高(排第7);世界級的基礎教育 和高等教育(分別排第911)。」所以,陸企到台灣,運作容易,人才充足。反觀大陸,台灣的強項正正都是它的弱點,總排名第29,落後台灣一大截。大陸 的台商,除非是大企業,或者是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扎根,不然遇到的問題太多,難以應付。

和大陸多搞貿易,還有一個不利台灣的因素, 就是大陸大而台灣小。這個因素與兩岸政治因素結合,台灣很容易整個給大陸「買起」;台灣最大的一些企業,與大陸的比營業額,平均只有後者的十分之一。台灣對大陸完全開放貿易,還有一個危險,就是遲早被大陸前來的各種變相「投資移民」佔據。

上述三個特殊因素,即大陸政治威 脅、落後國的市場難滲透、經濟規模對比懸殊,在在不利於台灣和大陸搞自貿。這個分析,無疑印證了台灣人對「服貿」的直觀抗拒。因此,國民黨更應該認識到, 放低身段與「佔立」的學生好好坐下來談。學身提出先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法」,以更多的保障台人條款規限「服貿」議案,然後發還委員會逐條重審,無疑是合理 的。

沒有留言: